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专题活动 >> 正文 “辅导员开讲啦”(第1期) 时间:2022年03月14日 14:06 作者: 毛彬 我们的听、读、写、说 ——随时间而来的表达 2022年3月 11日下午,由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团委主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实训工作室承办的第一期“辅导员开讲啦”活动在校学生发展中心举行。学工部部长申卫东、学工部周彩老师,以及工作室成员和来自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8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讲座由通识学院辅导员、辅导员素质能力实训工作室主持人秦杉主讲,工作室成员环境与资源学院辅导员余思云主持,工作室成员通识学院辅导员梅艺会务。 活动开始,首先由学工部部长申卫东致辞。他强调,成立辅导员工作室的初衷是发现并研究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工作实实在在地普惠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他还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希望同学们可以相互宣传,扩大这一活动的影响力。第二、希望同学们多提宝贵意见,比如就同学们感兴趣的、关注的话题,可以提出来商讨、研究,从而解答学生的疑惑,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质。最后,申部长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而后,秦杉老师做了《我们的听、读、写、说——随时间而来的表达》主题讲座。本次讲座内容分为听、读、写、说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以生动的例子、警醒的名言、丰富的经验,给在场所有的老师、同学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关于听,秦杉老师强调有效表达的前提是学会有效倾听,要主动去听那些能够给表达提供养分的内容。关于读,她说要阅读对自己有精神指引、境界提升的东西。阅读为表达积累了素材,就如构建人生大厦所需要的一块块砖头,砖头如果不结实,表达是没有底气的。关于写,她认为写是表达之前框架勾画的过程,应该把写作内化为随时记录的一种习惯。记录与写作就好像构筑人生命大厦的钢筋水泥,基于整体框架基础上的表达才能有条理、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有美感。关于说,她认为表达是从网状思维——到树状思维——到线性思维的发酵过程,并提出了“6C”的表达技巧。她还强调表达不是内容越多,语言越繁琐越好,要学会“减法”,注重语言的精炼、有序、平实。最后,秦杉老师以叶芝的《随时间而来的真理》的其中一句诗句结束了本次讲座。 听完讲座,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向秦杉老师提问。通识学院2021级公管类一班史海洋同学提出关于我们迷茫时应该怎样从听、说、读、表达等方面让自己释怀并找到更好的自我的问题。秦杉老师回应:“希望大家接受一个事实——迷茫是人生的常态。要接受并学会与迷茫共存,并寻找与它相处的方式。”她以自身的例子告诉学生,在人生迷茫的时候要静下心来阅读和写作。阅读中能发现和学习,别人在遇到困难和迷茫时是如何扛住过去的,寻找榜样和同伴,从他人那获取力量。还有一点就是写,记录本身就是一种梳理和反思,是自我疗愈的重要方式。 人工智能学院2020级应用物理班邓思玉同学提问:“‘6C’的第三个‘C’提到的逻辑与可信度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个问题秦杉老师回应:“表达需要的是,基于理性思考、科学判断、广阔视角基础上的高质量表达。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非常重要,有逻辑的表达才是有可信度的。” 通识学院2021级财政三班徐薪翼同学疑惑传统文科专业在当今金钱化、物质化的社会里能带给我们什么?秦杉老师以自身为例,她说:“人生本来就是场马拉松,所学习的知识是培养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指专业化的某一种知识。”并进一步解释,就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层次的关系。希望同学们一定要从长远看,要重视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会更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通识学院2021级财会二班薛媛婧同学问:“如果表达被质疑、不被接受,有什么解决方法?”秦杉老师回应:“表达的时候一定要分析你倾听的群体,以这些群体的特点来找到适合的表达,减少隔阂和误解。并分享了她解除尴尬的小技巧。在公开化表达时一定不要‘玻璃心’,要做好面对质疑、批评的准备,包括公开化的写作也一样,不要企图所有的评判都是好的,调整自己的心量。” 上一条:“辅导员开讲啦”(第2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