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 >> 正文

和谐校园构建目标下的大学生被害预防问题研究((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李莉莎)

和谐校园构建目标下的大学生被害预防问题研究

汇 报 题 纲

一、大学生被害及被害预防

二、在和谐校园构建目标下实施大学生被害预防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的被害性

四、大学生被害预防对策

前 言

和谐校园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

在构建和谐校园众多指标体系中,安定有序是其中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以大学生为侵害对象的案件占了高校所发治安刑事案件的绝大多数,而大学生被害预防能力的薄弱是其被害的原因之一

一、大学生被害及被害预防

被害

大学生被害是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在读学生因遭受刑事违法或犯罪侵害而致的身心损伤、情感痛苦、经济损失或基本权利的重大损害。

一个数据

2006年,在我校大学生182刑事被害中,大学生被害人自身有过错的有180起,无过错的仅有2起,因大学生过错而导致被害或加重被害的占到该年度我校大学生刑事被害总数的98.9%以上。

大学生被害的特点

被害大学生的被害性特征明显

被害大学生的防害意识薄弱

被害大学生在被害前普遍缺乏被害预防教育和技能培训

理论基础――被害预防

大学生被害预防的理论基础是犯罪的被害预防理论。

被害预防是从犯罪被害人被害机缘出发,研究潜在被害人或已然被害人存在的一些个体特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受犯罪侵害的各种措施及过程。

大学生被害预防是一个体系,是指从研究大学生被害机缘出发,以大学生被害各预防主体的交叉性作为为表现,为达到防止我国高校在读大学生向现实违法、犯罪被害人目标转变而建立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包括:

大学生个体被害预防

高校预防大学生被害的犯罪预防

大学生被害高发罪案的被害预防

大学生个体被害预防

是指来自于大学生个体的预防自身被害的各种被害预防措施。体现在大学生不断改良自己行为方式、社会交往态度及个性心理等旨在减少和消灭自身被害条件的各种积极行为中。

高校预防大学生被害的犯罪预防

是指高校所采取的防止大学生实际遭受犯罪侵害的各种措施和活动。包括:高校对大学生的被害预防教育、管理与高校的犯罪情景预防措施两方面。

对大学生被害预防教育、管理包括针对大学生的被害意识教育、被害心理教育、被害行为教育、被害技能教育、被害信息警示教育以及围绕上述目标而进行的旨在消除学生被害性的各项管理活动。

高校犯罪情景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环境设计、环境管理、目标加固、正式监视等各种旨在增大犯罪困难、增加犯罪风险、减少犯罪收益的犯罪情景预防措施和手段。

大学生被害高发罪案的被害预防

是指以个体被害预防为基础,制定出的高发罪案的个体被害预防措施。是大学生被害预防体系的实施重点。

如:盗窃被害的个体被害预防

诈骗被害的个体被害预防

伤害被害的个体被害预防等

二、在和谐校园构建目标下实施大学生被害预防的必要性

1、大学生被害预防能唤起大学生预防被害的责任意识,促使大学生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勇担个体安全防范责任

2、大学生被害预防可以帮助大学生逐步减少、消除被害性,从微观层面消减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3、大学生被害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罪前情景,增强和谐校园的治安防控能力

4、大学生被害预防能有效防止大学生被害人向加害人的

上一条:兰花湖片区领导干部夜间值班安排表((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下一条:关于08届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的参会要求

关闭